趁著進修的機會把過去的一些關於景觀設計的想法整理整理……

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

設計公司五四三:修修改改


設計的過程逃不過來來回回的修改,常常昨天下午說的,今天早上又變了,景觀設計又是跟每天的生活環境相關,不同的人也一定有不同的意見。修改這件事;雖然大家都不喜歡;雖然改到後來不見得比較好,有時甚至是面目全非,不過這是設計這行的常態,不能接受的話或許儘早轉行會比較快樂一點。

我們無法避免業主或上司改變心意,但是我們可以減少工作過程中的錯誤來節省心力和時間,之前也曾提到自己該為自己出產的成果品質負責,人是容易犯錯的動物,在過去幾年的工作中,我學到一些小技巧來幫助自己把關。

一般來說,公司應該會有一套工作流程來切割工作程序或權責分工,如果公司沒有流程,或是公司只有一個設計師,那有需要自己建一個,隨著接觸的案件愈來愈多,這個流程也會隨著經驗累積調整的愈來愈順暢,也有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流程來面對不同的業主、不同的合約。

我會把工作切割成一系列的小工作,這樣做的好處多多,第一個是容易控管時間,也就是前一篇提到的工時管理,第二個是方便檢核正確性,避免做錯重來是修修改改的過程中最可以節省的部份,第三個,是可以集中精力一步一步的把事情完成。

我會排出一個不受干擾的時間,專心處理一個小工作。在這段時間內,不接電話,不參與討論,集中心力把這個工作完成,在這個小工作完成之前,不要切換到其他工作。二、三個小時不與外界接觸並不算失禮。我在帶領專案時,也會儘量讓團隊的同仁有專心處理手上工作的高品質時間。

我也會把同一個工作的檢核、修正內容用不同顏色的筆標示,並確認已修正的部份,這些過程中修修改改的手稿都會留下來。我有一個朋友甚至把所有的手稿全掃描存檔。

電腦化的工作環境裡,編輯修改的操作非常容易,常常會讓工作分心,我會要求自己,在一項小工作未完成之前,不要回去編輯之前一階段的工作內容,完成每次的小工作後,就另存一個新檔案,並把舊檔案歸檔。例如說,這兩天的工作是修正上星期完成的報告書第五章,那修正完成後,應該有一個修正完成第五章的檔案,舊的第五章檔案就應歸檔。

如果這些修改是上司指示的,記得把上司修改的原稿和成果一併給他過目。

雖然修修改改是如此的宿命,個人可以做的,是減少無謂的流程、時間浪費。方法當然不只我提到的這幾種,工作中如果能稍稍留心哪些時間是無謂的浪費掉了,再想想有什麼有效的改善方法,這不也是一個設計問題嗎?

沒有留言: